首頁全科主治復習指導臨床醫(yī)學理論> 內容
慢性胰腺炎臨床表現是什么?有什么并發(fā)癥|醫(yī)學考試網

  慢性胰腺炎臨床表現,相信朋友們都想知道,京師杏林醫(yī)學考試網整理相關知識點,供朋友們參考。

  【慢性胰腺炎臨床表現】

  患者年齡多在40歲以上,男多于女。病程長,數年或數十年不等。初期為相對無癥狀期與發(fā)作期交替出現;晚期主要為胰腺功能不全之表現。

  一、腹痛 常見,占90%左右,多呈間歇性發(fā)作,少數呈持續(xù)性,疼痛多位于上腹部,可向背部、雙側季肋部、前胸、肩胛等處放散,飯后或飽餐后可誘發(fā),仰臥位時加重,前傾、坐位減輕。發(fā)作時可伴有發(fā)熱或黃疸。間歇期可無癥狀,或僅有消化不良表現。少數患者以隱襲慢性炎癥方式進行,臨床上可不發(fā)生腹痛。

  二、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現 患者可出現食欲減退、腹脹、不耐油膩食物等,大便次數頻繁、量多,色淡,有惡臭,此系蛋白酶、脂肪酶分泌減少或缺乏所致。長期腹瀉致患者消瘦、營養(yǎng)不良及維生素A、D、E、K缺乏等癥狀。

  三、胰腺內分泌不足的表現 10-20%患者有顯著糖尿病癥狀,如多飲、多食、多尿、體重減輕等。約50%患者發(fā)生隱性糖尿病,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異常。

  四、體征 上腹可有輕微壓痛。少數患者因胰頭顯著纖維化或假性囊腫壓迫膽總管,可出現持續(xù)或緩慢加深的梗阻性黃疸。

  【慢性胰腺炎并發(fā)癥】

  一、假性囊腫 胰腺炎引起大腺管阻塞后,可致小腺管及腺泡腔擴張,胰液積聚,上皮細胞萎縮,形成假性囊腫,或由于腺管破壞,胰液分泌受阻,胰液同炎性滲出物被周圍之漿膜、腹膜或腸系膜等包裹。假性囊腫可在胰腺實質內或胰腺表面,主要表現為腹痛、低熱上腹部包塊、少數有黃疸。B超檢查可診斷直徑2-3厘米以上的囊腫。

  二、脾靜脈血栓形成 因胰腺纖維化或假性囊腫壓迫血管形成脾靜脈血栓、脾腫大等。血栓可延伸至門靜脈,引起靜脈曲張及消化道出血。

  三、胰原性腹腔、心包腔、胸腔積液 以腹腔積液較多見,呈滲出性,淀粉酶濃度增高。此乃液體從假性囊腫或擴張的胰管漏入腹腔所致。

  四、消化性潰瘍 可高達10-15%,由于胰腺分泌碳酸氫鈉減少所致。

  五、胰腺癌 極少數慢性胰腺炎可有癌變。

  以上是京師杏林醫(yī)學考試網為大家整理的“慢性胰腺炎臨床表現是什么?有什么并發(fā)癥”,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,更多全科主治醫(yī)師相關資訊請關注京師杏林醫(yī)學考試網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【京師杏林教育】,我們將實時更新關于全科主治醫(yī)師考試最新相關資訊。

京師杏林醫(yī)學教育.jpg

微信圖片_20200312101941.jpg

上一篇: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鑒別診斷|醫(yī)學考試網

下一篇:小兒出現盜汗的原因是什么?如何應對|醫(yī)學考試網